博览会
Art Basel Hong Kong
2025
亨利・柯桥德
娜塔莉亚・冈萨雷斯・马丁
薇薇安・格雷文
顾幸子
何麦克
黄可维
卡洛琳・里卡・李
茹特・莫尔克
倪灏
詹姆斯・帕派彤
沈心怡
珗宇
铃木初音
亚历山大・朱
Nova
展位N5
日期_ 2025年3月26至30日
地点_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2025
亨利・柯桥德
娜塔莉亚・冈萨雷斯・马丁
薇薇安・格雷文
顾幸子
何麦克
黄可维
卡洛琳・里卡・李
茹特・莫尔克
倪灏
詹姆斯・帕派彤
沈心怡
珗宇
铃木初音
亚历山大・朱
Nova
展位N5
日期_ 2025年3月26至30日
地点_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Gallery Vacancy荣幸参加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廊荟萃单元,展位3C32,呈现14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亨利・柯桥德(Henry Curchod)、娜塔莉亚・冈萨雷斯・马丁(Natalia Gonzalez Martin)、薇薇安・格雷文(Vivian Greven)、顾幸子(Gu Xingzi)、何麦克(Michael Ho)、黄可维(Huang Ko Wei)、卡洛琳・里卡・李(Caroline Ricca Lee)、茹特・莫尔克(Rūtė Merk)、倪灏(Ni Hao)、詹姆斯・帕派彤(James Prapaithong)、沈心怡(Sydney Shen)、珗宇(Sun Woo)、铃木初音(Hatsune Suzuki)和亚历山大・朱(Alexandre Zhu)。
薇薇安・格雷文(b. 1985,德国)将在香港巴塞尔首次亮相,呈现双联作品《Crac V》(2025),大尺幅的画布透过色彩的渐次过渡,将平滑无暇的身体嬗变转化为无尽延伸的迷城,进而探讨爱欲与占有在数字化当下的传递与意涵。茹特・莫尔克(b. 1991,立陶宛)的新作体现了科技对感知与再现的介入,在《瓦莱莉》(2025)中,身着中性而轻便的女子手持数位装置坐卧在单人沙发上,回应了艺术史中斜倚裸女的经典主题,突显了个体现代生活高度便捷之下的失落与更为流动的社会角色。 倪灏(b. 1989,中国台湾)将参与2025年第14届台北双年展,本次由袜子塑化而成的鬼魅雕塑搭配私密视频反覆播放而成的装置作品讨论了暗伏在社会角落的原味交易,社群与网路将个人私密的日常兑换成为情色资本,而使禁忌转化为崇高的奇观。沈心怡(b. 1989,美国)探讨了社会活动中审美的权力关系,以耳钉背扣作为原型而放大的雕塑作品,借由其容易丢失、不易查觉的特性,揭示了隐匿在装饰性之下,物件对身体的宰制与禁锢,以及人们在自虐当中取悦他人而期待应许与救赎的渴望。珗宇(b. 1994,韩国)将自己的身体与面容铸造于传统的韩国编钟之上,作品《回声》(2024)兀自悬挂于展位之中,哑鸣的乐器在无声之中表述了身为亚洲女性的移民经验与社会关系,并在坚毅与温润的媒材属性中,传递质朴而沉着的力量。 顾幸子(b. 1995,中国)的绘画作品兼具传统与当代的特质,并通过柔和交错的色彩、飘逸空灵的形体,探讨了跨文化背景下亲密与孤寂、自我与他者微妙关系中那些难以言喻的感受,试图在如梦境般的场景中调和身为异乡者的茫然与失重。亚历山大・朱(b. 1993,法国)将华人移民对身份的探索,转化为炭笔在画布上的巡弋与劳作,在轻柔的细节与深邃的墨色之间交替前行,进而触碰记忆中未曾抵达的他方,回忆与想像交错成为喃喃自叙的单色篇章。卡洛琳・里卡・李(b. 1990,巴西)则借由家族照片、被褥、瓷片、渔网等物件将身为中国与日本侨民在南美巴西的离散家族史并置成多维叙事的记忆拼图,原先陌生而褪色的历史轨迹经由剪裁与缝纫的工作方法编织出属于个人的身份纹理。何麦克(b. 1991,荷兰)经由特殊的方法在画布两面交互工作并将图像交叠浸润渗透,模糊绘画单向叙事的功能并寻找两端互不隶属的中间地带,进而创造出一种东方传统与西方美学相融的潜在张力,探索华裔群体的移民经历、文化差异与身份归属。 黄可维(b. 1988,中国台湾)对亚洲城市都会生活的描绘,透过流动的笔触与空间的相互让渡,建构了繁忙紧凑而失重的生活即景,在不断汇聚流转的转乘交通中,体现了个体在地缘政治交错下对于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期待与彷徨。詹姆斯・帕派彤(b. 1996,泰国)将私密的经历转化成公共的记忆,他将四处旅游的相本放大撷取成为绘画题材,透过克制的手段描绘无人的风景,并且捕捉空间中光影折射的变化去建构时间的概念,在逝去和缺席中找到个体生命经验的重量与印记。铃木初音(b. 1995,日本)将取自于大地的材料在雕塑绘画相互让渡结合的工作过程中,寻找人与自然共存的可能,并将生命的循环往复与相生相克的元素透过高度地劳动共治保留于作品里,纪录着时间呼吸的韵律。 亨利・柯桥德(b. 1994,美国)独特的个人视角与构图,关注社会阶级、权力结构的相互角力,并通过油画棒的描绘与捕捉,将晦涩讽刺的社会现实,隐藏在饱满的色调与生动的叙事之后,在绘画与涂绘之间另辟蹊径重塑历史的典范与对话。娜塔莉亚・冈萨雷斯・马丁(b. 1995,西班牙)应用古典绘画的技巧在隽永的命题之间捕捉对于爱恋与欲望无处不在的企求,在指尖尚未轻触之前占有,诱人的色调暗示了令人着迷而永不消停的欢庆时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