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
Art Basel Miami Beach
2024
亨利・柯桥德
何麦克
沈心怡
Nova
展位N5
日期_ 2024年12月4至8日
地点_ 迈阿密海滩会议中心
2024
亨利・柯桥德
何麦克
沈心怡
Nova
展位N5
日期_ 2024年12月4至8日
地点_ 迈阿密海滩会议中心
Gallery Vacancy荣幸地宣布将于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的「青艺初见」单元(Nova)呈现 “Whispering Secrets to the Ocean's Cave”,展位号N5。此次展览带来三位艺术家--亨利・柯桥德、何麦克与沈心怡的系列绘画及装置作品。作品通过创作材料自身流动属性与离散群体经历的共鸣,在不确定性与渴望之间,重现因移民、边界和权力关系而形成的游离态现实。展位作为一个独立而临时的自主空间,既是来自异国的、个人与集体叙事记忆的栖息之地,招唤着那份朦胧难以言说也未曾踏上彼岸的归属感。
在《吟啸且徐行》(2024)中,柯桥德的灵感来自于曾目睹陆地上的人声鼎沸与涛涛海浪共振的记忆。通过叠加带有木炭纹的油画棒笔触与胶彩,画面同时呈现出粗粝与柔软的质感,似乎在使经雕琢的表面之下蕴藏着未经修饰的力量,正如那些岸边的人隐蔽而强烈的情感。当这些回声像船尾的漩涡一样转瞬即逝时,柯桥德将观者卷入一种感性之中,让人们反观不断变化的生活。只有动态是永恒的,因为在时间和空间的另一端,结束即开始。承载着一种诗意的情怀,这件作品记录了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寓意着他在实践中对绘画语言的背离,逐渐向涂绘(drawing)过渡的过程中。 亨利・柯桥德的创作中往往贯穿了此起彼伏的情感维度。在他的最新画作《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2024)中,柯桥德捕捉了一名男孩纵身一跃冲向未知的瞬间,生动呈现出身体直觉凌驾于理智之上的状态。这一叙述也反映了他在绘画中一直以来对笔触即兴感的重视,以及对直觉驱动创作力的不懈追求。浓郁奔放的红黄用色更是将画面中所传递的洒脱性推向一种近乎庄严的态度。与此同时,作品中空间与透视的起伏交错,揭示了艺术家对守旧的反抗与未知的探索之心。正如画面中张开双臂的男孩,柯桥德在创作中始终保持无畏的姿态,任由原始情感和自由流动的思绪穿越未知,拓展绘画语言的边界。 《天命有归》(2024)延续了艺术家何麦克早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标志性意象——“传国玉玺”。据历史记载,这枚由秦朝铸造的玺印象征皇权的正统与天下的统一。然而,它的下落早已成谜,如今仅存于神话与传说之中。在新作中,这件宝物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一片水面之上,而画面的整体则被淡雅的丁香色调及水墨般的黑色调所笼罩,为作品增添了一层亦真亦幻的氛围。何麦克以传世之宝为喻,探讨物件承载的血脉与传承悬置在记忆与遗忘交织之间的复杂状态。同时,艺术家通过正反交错的作画方式,将颜料渗透叠加于画布两面,赋予作品丰富的肌理与层次感,重释经历在时光、岁月与时代变迁中所留下的痕迹与存在。 围绕亚洲离散经验的构思是何麦克的创作核心。在近期的创作中,他专注于神话描述中的环境和器物,以探讨混合文化背景下的归属感和根植性( rootedness)问题。受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印象派的影响,《逐仲夏夜之梦》(2024)展现了一幅重峦叠嶂、水流斗折蛇行的想象图景。这幅画勾勒出艺术家对一个应许之地的抽象重塑和设想,这个家园不是由地理定义的,而是由不断的交流、移动和迁移定义的。与此同时,何麦克将画布作为一种沉思的媒介,通过 “反向绘画 ”(reverse painting)的技巧在画布的正负面推递颜料,使层层颜料间隙创造出循环交织的关系。当材料在流动、滑润的边界间穿行时,何麦克影射这种双重性、中介性到离散经验中固有的自我、身份和归属的多元性与离散性。 《厌倦的生活无惧死亡》(2017年)是艺术家沈心怡的一件装置作品,作品由一个圆形的CNC切割木板构成,经手工绘制后仿制成金属下水道井盖的外观,上面铺着数颗零星散落的八角。这件作品的标题取自拉丁语,意为“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不安”,源自英国和苏格兰中世纪的诗歌。作品本身及其散发的气味暗指当时治疗黑死病的民间疗法,该疗法建议人们坐在露天的下水道旁,通过吸入下水道中腐烂物质释放的“臭气”来排出自身体内的“秽气”。这种令人困惑的自我疗法只是人类面对死亡威胁时流传的众多荒诞手段之一。沈心怡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采用了八角的气味,其在中世纪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人们亦错误地认为它八芒星的样貌会带来昌盛与繁茂,这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终将能拥有美好生活的错觉。由于缺乏对于医疗正确的认知,人们只能依赖异端迷信甚至有害的意识形态,将命运托付在自己手中。在生死攸关的压力下,这些疗法是否真正改善了健康或带来一丝安慰,已变得无关紧要。死亡的恐惧是如此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困萦绕着人们,以至于任何行动都得以成为缓解焦虑的出口。沈心怡将这一不起眼的日常物件用拉丁文许诺成为一条迈向希望的通道,地上的圆孔盖从生命的另一头无尽地呼唤着对于求生的执念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