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展览
Condo Shanghai 2019
展期_ 2019年7月13日至8月24日
开幕_ 2019年7月13日下午6至8时 VACANCY Antonia Kuo, 倪灏, 沈翰, 石佳韵 特别项目:刘茵 ONE AND J. Gallery Bob Kil, Suyoung Kim, Nikki S. Lee, Seung Yul Oh ltd los angeles Arocha & Schraenen, Felix Beaudry, Daniel Garcia, Margaret Haines, Salomón Huerta, Nova Jiang, Nik Kosmas, Lesley Moon, Carter Mull, Evie O’Connor, Douglas Rieger, Ben Tong, Marian Tubbs, Faye Wei Wei |
|
Gallery Vacancy 将参与第二届Condo Shanghai,作为主办画廊迎接ONE AND J. Gallery(韩国)及ltd los angeles(美国),展览将于2019年7月13日开幕并持续至2019年8月24日。“Condo”取自于condominium,意为“公寓”,旨在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社群为基础发展,构建出一个更有效的国际化实验性画廊空间。参与这次展览的三个画廊将各自占据Gallery Vacancy的一层空间,携同海内外的众多艺术家一起来诠释对于“Condo”这一概念的理解。Gallery Vacancy将带来五位艺术家:Antonia KUO(b. 1987)、倪灏(b. 1989)、沈翰(b. 1988)、石佳韵(b. 1992),以及特别项目:刘茵(b. 1984)。
Antonia Kuo的作品透过物影摄影(Photogram)来实践光的书写,在关于图像、材料、和物件重复的呈现和再呈现中,图像和信息一次次不可控的增加同时失去,完成的转化和翻译的过程。在作品《无题》中,她以网格状物体作为模板,再以刀片勾勒出线条。这些网格搭建起了信息处理和置换所需要的渠道,刀锋的切口使平面成为空间,分裂的边缘被模糊,物件的轮廓在显影过程中相互感染。位于门厅一侧的一组五副独版折叠(且展开)的黑影照片《Conduit》则反映Antonia长久以来对于黑影照片的迷恋,她痴迷于这种技术带来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让她得以在刺激的未知冒险中记录下光影和动态。 展厅中心的装置作品为倪灏的《结构研究I》,是从属于艺术家“结构研究”系列的最早期作品。日常熟悉的塑料竖笛成为了奇形的雕塑吸引观者的视线,它们扭曲相交的形态瞬时瓦解了人们对竖笛的既有定义。电视荧幕中呈现的是一场矛盾化的表演,两位学生通过由圆形分格统计图表与折线图表的形状产生的乐谱即兴演奏,表演者向管乐器和PVC管中吹气,并完成包括演奏,清洗,阅读在内的一系列动作以权充眼前的场景为一场寻常不过的演出。在艺术家童年于新竹的学习经历中,学习竖笛一直以来都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们被要求用竖笛来演奏台湾民谣以及西方经典名曲。 在挪用西方乐器和音乐教育形式至本土的情境下,孩子们学习西洋乐器的过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它们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建立。塑料材质的竖笛极少产生悦耳的声音,往往伴随不和谐的刺耳和嘈杂,学生在音乐或者游戏的情境之下,由衷地期待著完整悠扬的旋律最终能够被学习、内化、并且吹奏出来。 沈翰的新作品,混沌之中充斥著那些时而被藏匿、时而被察觉、又不时被误读的绘画元素,相互交融消解于画布之上,唯有在整体的观察中才逐步明朗。油彩构建的色块、赋有律动的线条与隐匿的空间描绘,真相未明的画面在流动不相连续的景观中交互浮现,标示著艺术家透过破碎空间的理解,在非具象与抽象之间的不断探索。抽象绘画语言的表达,由观者自行完成开放性的解读,画面中未完成的部分为零碎线索延伸开展的可能性。无秩序的景观在观者与艺术家的共谋与想像中,相互妥协而后完整,悬而未决的状态方为万象初始揭开了序曲。 本次展出的绘画作品,石佳韵在光晕的变化之间,标注了现实事物倚赖视觉再现的分歧与多义性。在沈翰的抽象作品旁,一对绘画作品《木纹》及《绿色 #4》描绘了一张由深色边界四分的浅色画面,呼应了展间中斑驳的旧窗玻璃;当中的纹理似乎是艺术家巧妙地描绘的木板质地。两种完全相异的物质,在艺术家的诠释之下跨越了物理上的界线。相邻的绿色画面,延续了石佳韵对于相悖逻辑的挑战,在四周黑色笔触向画面中心的蔓延之中,描绘了艺术家想像中的一片绿茵,婆娑灵动的生命力只有在一片漆黑之中得已浮现。石佳韵的作品建立在一种不确定性之上,她的主题可以是图像、物体、亦或是出于其自身的单纯想象。艺术家以一种克制且内省的方式描绘超越其实际经验之上的感受。最引人入胜的是深植于其作品中那股迫切的冲动—一种解放的宣言,一种对情绪持续调节,控制,批判的过程。 特别项目:刘茵 刘茵的特别项目展出于二楼与三楼之间的小型空间。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在传统上海文化中被称为“亭子间”,在过去常常被用作为储藏空间, 而刘茵将这一封闭空间从它原有的定义中脱离出来,为她持续进行的项目提供一种独立的观众体验。在她的作品中,刘茵利用当下流行的马卡龙色调和她标志性的卡通星星眼营造出表面上的唯美幻象,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其更深层次的残酷才慢慢展现。此次展出的新作《稻香》描绘了一幅郁郁葱葱的收获场景,稻谷丰盈,水牛在后方悠闲踱步,几位劳作的农民分布于田间。而在画面最醒目的位置,一个男人站在前景直面观众微笑挥手。他身穿一条高腰西裤搭配皮带,上身的白色衬衫规整地塞进裤腰之间,与周围环境不符的衣着形象暗示了他的真实身份,更流露出一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刘茵对于这个人物动作以及面部星星眼的处理让整个画面显得温柔友好且无害,然而,久视之下却又有一种镜花水月般的不真实感。 刘茵修改的这一人物来源于新闻报道中下乡视察的政治家形象,在绘画中使用并改写现成图像是她的标志之一,她以此来检验长久充斥我们生活的大量视觉信息。而这些信息正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侵入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她通过实验和运用新闻图像这种直接反映当下社会图景的重要手段,建立了视觉评判与研究的原始数据库。 |
|